五华区为非机动车停放精细化管理精准“开方” 文明停车移步到位

来源: 2025/9/23 8:50:58 点击:

作为省会城市主城核心区域,五华区在提升城市品质上下功夫,率先实施非机动车精细化管理整治提升行动,于2024年1月取消了辖区内市政道路55个收费点,非机动车在市政道路实现免费停放。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

  市民能否按照划分的可停放区域和禁停区域,自觉有序文明停放非机动车?取消收费点后,市场管理转为行政管理,城管部门、交警部门和属地街道办管理的效果如何?重点区域、重要道路的非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如何整改,怎么形成精细化常态化的管理模式?

  记者连日来走访了五华区非机动车停放管理难度较大的几个点位,深入采访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共享单车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市民等,一起探索如何让非机动车停放有序、文明到位。

  现状

  前脚整治后脚回潮

  行政管理成本剧增

  记者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门出发,沿西昌路、大观路、环城西路到人民西路,回到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门。

  沿途可以看到,医院东门、北门两侧人行道上都规划了禁停区域,设有禁停标识,路口两端设路障石球防止非机动车上人行道;沿途电动车、共享单车大部分都能停到指定区域,但仍有部分非机动车停放在划线区域以外的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上。有的位置“里三层外三层”地停放,影响市民通行,特别是医院门口、大观路上的幼儿园、篆新农贸市场附近,不时可见保安、交警、城管执法人员在引导市民把非机动车停放到指定区域。有着急送病人的人把电动车停在路边就走,为了不影响通行,城管人员只好用推行或抬行的方式,把电动车挪到一旁的指定区域。

  五华区大观街道城管执法中队执法人员介绍,这一片区每天非机动车的停放量在2000辆以上,街道抽调14名执法人员分成两组,每天“早七晚九”在周边巡逻,负责引导市民规范停车。“管理难度很大,刚清理完的路段,巡逻一圈回来后又会出现新的乱停的电动车、共享单车,特别是在10时到12时、14时到18时这两个高峰时段。”执法人员坦言,每天不停挪车是一项颇为繁重的“体力劳动”,有时还要面对群众的不解甚至谩骂。

  此外,医院内部原本设置了非机动车停车场,由于各种原因取消后,街道协调了原春城小学1800平方米地块用于医院干部职工停放非机动车。“指定停放点需要步行一段距离才能到医院,肯定没直接停医院门口方便。”执法人员认为,医院地处核心区,周边楼宇密集、企业集中、人流量大,每日慕名求医者和来往市民的非机动车本就不少,再加上1500多名医护人员的非机动车“外放”,给日常管理增加了数倍压力。

  “医院附近是最大的管理难点。”五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五华区护国、大观、丰宁3个属地街道办事处分别牵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交警一大队配合,组建了3支联合巡查执法队伍,每日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周边分段分区域进行精细化、常态化监督巡查。对初次违规停车的市民发放“违规停车温馨提示单”,若再次出现违规停放,将对违停非机动车进行拖移。

  拖移的非机动车会送到位于王筇路与昆武大道辅道交叉口旁的集中停放点。“拖移的私家非机动车目前不做处罚,只进行口头教育和普法宣传。”停放点工作人员介绍,市民取回电动车无需缴纳任何费用,但需要携带身份证、购车发票和行车证,登记相关信息后签订一份非机动车文明停放承诺书。

  而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如果未尽到管理责任,城管部门清理拖移违停共享单车后,会约谈企业并责令其整改。自4月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五华区非机动车集中停放点共接收4639辆非机动车,其中共享单车3323辆、私人车辆1316辆。目前,美团单车已主动与管理方取得联系,到拖移停放点回收814辆共享单车及共享电动车。

  五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人算了一笔账,取消收费点后,市场管理转为行政管理,仅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3个点位,每日需投入人员30人以上,安排3辆车清理整治,加上租用拖移车辆、停放点管理等相关费用,每月支出在25万元以上。政府部门行政管理成本剧增,前脚整治、后脚回潮,陷入“恶性循环”,寻找破题之策迫在眉睫。

  破题

  为精细化管理

  开出四剂良方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非机动车辆不断增加。目前,昆明市主城区范围内非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250万辆,非机动车已成为城市交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已经是老问题,可以说是顽疾难除。”有专家直言,五华区直面问题、专攻难点,聚焦非机动车停放精细化管理的探索实践之路必定艰辛,“由乱到治”需要全体市民的支持和配合。

  针对重点医院周边非机动车管理的问题,五华区相关部门按照疏堵结合、重点整治思路,开出了非机动车停放精细化管理的四剂良方。

  第一剂是释放非机动车停放空间。五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会同辖区3家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实地对共享单车停放情况进行研究,取消医院周边设置的共享单车电子停车区域。对未按要求随意投放共享单车或共享单车清运不及时的运营企业,第一时间进行监管,并按照市容管理相关规定对运营公司进行约谈,释放有效停车空间。

  第二剂是增加非机动车停放场所。对接相关单位、企业,规划出西园北路一侧空地、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边原春城小学空地等,用于居民停放非机动车,进一步缓解医院周边非机动车停放压力。同时,多次上门对接医院,积极动员医院要求职工将非机动车停放至指定区域,进一步规范非机动车有序停放。

  第三剂是规范设置停车设施。统一规划设置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三大医院周边非机动车停放点位标识标牌,明确医院周边可停放区域和禁停区域,并合理进行物理隔离,对市民进行指引提示。

  第四剂是加强宣传教育。五华区遵循“说服教育为先、严管重处随后”的原则,采取粘贴“违规停车温馨提示单”、登记车牌信息的方式对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首次提醒;对无视劝导、二次违停的非机动车,采取联动拖移方式进行管理,达到“宽严相济”的教育效果,增强群众自觉规范停放非机动车的文明意识。

  上述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彰显了政府部门推动整治工作的初心和决心——营造停放有序、文明到位、共建共治优良有序的城市环境。

  各方声音

  ●共享单车企业

  科学调度 释放停车空间

  美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五华区范围内,美团共享骑行用户停放到指定区域比例达90%以上。针对没有停放到指定区域的车辆,美团将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开展工作,安排路面专人进行秩序摆车,将车辆规范停放至指定区域或安排调度司机统一调运至指定区域。同时,采用精确设置并规范停车范围、漆画停车框线、安装停车引导指示牌等方式,合理规划停车区域,精细化管理共享车辆。

  ●市民

  文明停放 共创良好秩序

  “医院门口‘一位难求’,乱停乱放现象突出。”市民陈先生每隔两周就要陪家人到医院复诊,他认为停车方便和安全更重要,建议医院做好内部职工的非机动车管理和引导,并开辟专门区域用于职工和社会车辆停放。

  “好秩序需要大家一起维护。”达达快递的刘师傅表示,希望能在重点路段、重点区域建设立体化非机动车停车场,一楼用于快递小哥、外卖从业者等“快停快走”,二楼则提供给需要长时间停车的市民。

  此外,有市民建议加强宣传教育,让违规停车的市民手抄承诺书并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发布“集赞”,或是非机动车也参照机动车12分管理,对违停行为进行扣分,以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专家

  长效管理 打出“组合拳”

  昆明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高军认为,要实现非机动车精细化管理、推进长效治理,需要打好一套“组合拳”。一是拓展停放资源,建议在医院周边设立多个集中停放点,在城市繁华区域建设简单实用的停车设施,纳入市、区两级政府的长远规划中,按照时长收费,但适当降低收费标准。二是紧盯共享单车这一管理难点,按照“谁投放谁管理”原则,明确运营单位责任,政府部门做好监督管理。

  “市政道路非机动车免费停放这项举措是政府作出的有力有效的惠民举措,广大市民应该共同去维护好、实施好、实践好这项政策。”昆明市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尹峻认为,应该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相关职能部门在规范管理执法过程中落实批评教育、劝导职能,在市民间形成“有序停放光荣,乱停乱放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联合多方力量,督促重点区域、单位做好内部管理,组织医院、农贸市场等单位、场所的安保力量,联动整治非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

  他山之石

  疏堵结合创建示范点

  在拓展停车资源方面,石家庄市腾出部分机动车停车位、便道用于非机动车停放,并在便道空地按区域划分外卖停车区、快递停车区,同时,统筹相关单位将职工非机动车统一引导至内部停车场停放。

  针对共享单车管理,广州市联和街道建立了共享单车治理监督群,制定每天早晚高峰非机动车巡查方案,将共享单车管理纳入对运营企业的日常考核,督促企业建立用户信用体系和监管措施,加强督促共享单车运营单位和第三方单位提升精细化、常态化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石家庄市还在主城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点位,开展非机动车停放管理示范点创建工作,并对创建成功的典型事例进行表彰宣传。(记者唐丽 通讯员张庆圆报道)